2012.4丨王红亮:《清华简〈系年〉中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年代考》
清华简《系年》
历史文献学
清华简《系年》中
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年代考
王红亮
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
【原刊于《史学史研究》2012年第4期】
摘 要:清华简《系年》第二章主要涉及到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史事及年代,其内容非常重要。《系年》中所谓的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周幽王九年,亦即公元前773年,此乃周平王元年。东迁实际上在周平王三年,即公元前770年。而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将其合二为一,而后者的年代系统显然经过整合。这说明《系年》与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实际上是两套纪年系统。
关键词:清华简《系年》;周平王东迁;年代
清华简《系年》第二章主要涉及到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史事,其内容非常重要,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年代问题,引发了学者浓厚的兴趣与讨论,并提出了很有意义的见解。笔者曾不揣鄙陋,也提出过一些看法。现在再补充一些进一步思考的结果,以求教于诸位方家。
一、关于“周乃亡”与“□(携)惠王廿〓(二十)又一年”
为便于讨论,列清华简《系年》第二章相关简文如下:
周幽王取妻于西□(申),生坪(平)王〓(王。王)或□<取>孚(褒)人之女,是孚(褒)□(姒),生白(伯)盘。孚(褒)□(姒)辟(嬖)于王〓(王,王)【5】与白(伯)盘□(逐)坪(平)〓王〓(平王,平王)走西□(申)。幽王起□(师),回(围)坪(平)王于西□〓(申,申)人弗□(畀),曾(缯)人乃降西戎,以【6】攻幽〓王〓(幽王,幽王)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。邦君者(诸)正乃立幽王之弟□(余)臣于□(虢),是□(携)惠王。【7】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。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,【8】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三年,乃东(徙),止于成周,晋人□(焉)□(始)启【9】于京□(师),奠(郑)武公亦政(正)东方之者(诸)侯。……【10】
此段简文中明显的时间是四个定点:第一、幽王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;第二、□(携)惠王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;第三、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。第四、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三年,乃东□(徙),止于成周。下面对这四个定点分别考述之。下面先说前两个定点。
第一、关于“周乃亡”的年代。《系年》曰:“幽王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。”《国语·郑语》说:“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,九年而王室始骚,十一年而毙。”据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载,幽王被犬戎所杀在周幽王十一年,晋文侯十年,即公元前771年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文侯十年,周幽王无道,犬戎杀幽王,周东徙。”这说明《表》与《晋世家》是相符合的。这一点应该是无疑问的,即幽王与伯盘之死在公元前771年,《系年》认为这是“周乃亡”的标志。
第二、关于“□(携)惠王廿〓(二十)又一年”。清华简《系年》:“邦君者(诸)正乃立幽王之弟□(余)臣于□(虢),是□(携)惠王,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正义引《汲冢书纪年》:“二十一年,携王为晋文公所杀。”这与清华简《系年》的说法一致,此二十一年为携王的在位年。即□(携)惠王被杀是公元前750年,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。
二、关于“周亡王九年”
关于“周亡王九年”,学者争议较大,就笔者所见,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:
第一、整理者认为“应指幽王灭后九年”。
第二、刘国忠先生认为,“周亡王九年”是指晋文侯杀携惠王之后,周曾出现了长达9年的亡王状况。按照这种说法,周幽王于公元前771年被杀后,出现了携惠王的政权(公元前770—前750年),然后是周亡王九年(公元前749—前741年),平王被立(公元前740年),东迁是公元前737年。
下面我们对上述两种说法进行一下分析,首先说第一种说法。
整理者认为“周亡王九年”是指幽王灭后九年,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,其原因何在呢?笔者以为,主要有以下两点:其一、《系年》曰: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。”关于“幽王灭后九年”,可以有两种理解:一是说周幽王灭后第九年,即公元前762年呢?还是说周幽王灭后的九年中,即公元前770——公元前762年这一时间段呢?整理者的说法似乎均可以按这两种说法理解,但无论哪一种,其必须跟简文中“邦君者(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相联系。
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《汲冢书纪年》云:“平王奔西申,而立伯盘以为大子,与幽王俱死于戏。先是,申侯、鲁(“鲁”当作“曾”)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幽王既死,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,周二王并立。二十一年,携王为晋文公所杀。以本非適,故称携王。”按照此说,则整理者所认为的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幽王灭后九年,应该属于携惠王政权二十一年中的前九年,当属“二王并立”时期。如果说在周幽王灭后第九年,那么,为何不在幽王刚死后就不朝,偏偏要等到第九年后呢?如果说周幽王灭后的九年中,那么,其为何要限制在这一段时间呢?难道九年后又开始朝周?可见,无论如何,都使人疑窦重重,此其一。其二,按照传世文献的记载,诸侯不朝周应该在周幽王未灭之前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:“当幽王三年,王之后宫见而爱之,生子伯服,竟废申后及太子,以褒姒为后,伯服为太子。……褒姒不好笑,幽王欲其笑万方,故不笑。幽王为熢燧大鼓,有寇至则举熢火。诸侯悉至,至而无寇,褒姒乃大笑。幽王说之,为数举熢火。其后不信,诸侯益亦不至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载:“(秦襄公)七年春,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,立褒姒子为適,数欺诸侯,诸侯叛之。”秦襄公七年即周幽王十一年,公元前771年。因此,如果说幽王灭后九年开始不朝周,势必与传世文献相矛盾。
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第二种说法,这种说法首先由刘国忠先生提出,与此同时,刘先生又提到这种说法所面临的问题:首先,这一年代与许多传世文献的记载不合。如果平王即位定在公元前740年前后,东迁在公元前737年左右,那么秦襄公、卫武公、郑武公等人就不可能拥立周平王并护送平王东迁。其次,此说法也与《系年》本身的内容相矛盾。《系年》载“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师”,可见周平王是由晋文侯所立。但是根据《史记·晋世家》,晋文侯十年,周东徙;三十五年,晋文侯卒。因此晋文侯卒应在公元前746年,如果周平王是在公元前740年左右即位,那么晋文侯就不可能拥立周平王了。可见,这一说法面临的矛盾更大。
实际上,刘先生提出以上说法,其论证的主要依据是《左传》中的一段话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,辛有适伊川,见被发而祭于野者,曰:‘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!其礼先亡矣。’秋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。”刘先生据此,认为鲁僖公22年为公元前638年;而按照《左传》的这一叙述,周平王东迁的时候,辛有预言不到百年,这一地区将为戎人所有。结果,到了鲁僖公22年亦即公元前638年的秋天,秦国和晋国把陆浑之戎迁到伊川,这一地区果然为戎人所有。如果平王东迁确实是在公元前737年左右,正好就应验了辛有的这个预言。实际上,这一论据并不充分,杜预对上引《左传》内容注曰:“计此去辛有过百年,而云不及百年,《传》举其事验,不必其年信。”可见,连亲见《竹书纪年》的杜预也认为这具体的年代不能凭信,这或许也说明《竹书纪年》的记载亦不能支持上述论断。杨伯峻先生说:“平王元年距此一百三十三年,而此言不及百年者,或辛有之言说于中叶”,此虽为推测之语,但也不失为一种说法。
那么,“周亡王九年”到底该如何理解呢?笔者曾不揣鄙陋,提出过两种说法,并认为后一种说法可能性较大,当时因未对这种说法予以详细论证,下面再做一些补充。
笔者以为,“周亡王”指周幽王,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周幽王九年,亦即公元前773年。古人习以亡国之君称“亡王”,如西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鉴亡王之骄淫,竄南巢以投命”,李善注:“亡王,谓桀也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观之《诗》《书》,与民之宪言,则皆亡王之为也。”根据整理者的看法,《系年》作于楚肃王或更晚的楚宣王之世,也就是在战国中期,此时称周幽王为“亡王”完全可能。因此,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周幽王九年,亦即公元前773年。那么,在此时期“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,其原因何在呢?
古本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幽王八年,立褒姒之子曰伯服,为太子”,“平王奔西申,而立伯盘以为大(太)子”。但在幽王八年,周幽王虽废嫡立庶,但并未导致王室骚乱。按照史书的记述,这种废嫡立庶所导致的王室骚乱开始于周幽王九年。《国语·郑语》载:“(周幽王)九年而王室始骚。”韦昭注:“骚,谓嫡庶交争,乱虐滋甚。”按照韦昭注,嫡庶的正式斗争应该始于幽王九年;而曰“滋甚”者,应该是指“宜臼称天王”,古本《竹书纪年》:“先是,申侯、鲁侯(“鲁”当作“曾”)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”从而正式形成了宜臼与幽王两大政治势力,这应该是《国语》所谓的“王室始骚”。与此同时,“邦君者(诸)侯”也分化为幽王与平王两派势力,申侯、鲁侯及许文公等属于平王一派,其自然不朝幽王,此即《系年》所谓的“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。
《系年》曰:“王与白(伯)盘□(逐)坪(平)〓王〓(平王,平王)走西申。幽王起□(师),回(围)坪(平)王于西申,申人弗□(畀)”,即是平王在西申时,周幽王与伯盘曾率军队攻西申,但西申没有屈服于周幽王。《国语·郑语》史伯曰:“王室方骚,将以纵欲,不亦难乎?王欲杀大子以成伯服,必求之申。申人弗畀,必伐之。若伐申,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,周不守矣!缯与西戎方将德申,申、吕方彊,其隩爱大子,亦必可知也,王师若在,其救之亦必然矣。王心怒矣,虢公从矣,凡周存亡,不三稔矣!”联系到《竹书纪年》所载的平王在西申称天王,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这一导火索引发了幽王的攻西申。另外,还反映出,这时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势实际上在幽王与伯盘——其是进攻者。幽王与伯盘攻西申在周亡三年前,即周幽王九年。而此年很可能就是宜臼称天王之年。
总之,如将《系年》中“周亡王九年”理解为周幽王九年,亦即公元前773年,不仅可以跟简文中“邦君者(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相联系,并且与传世文献相契合。
但是,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仍需考虑:第一、既然“周亡王九年”指周幽王九年;而前面简文直接称为“周幽王”(简5)、“幽王”(简6、7),此处为何单独称其为“周亡王”呢?第二、只要对《系年》进行研读,我们就会发现在每章内部其基本上是按照年代顺序记事,罕有例外;如果“周亡王九年”是周幽王九年,而前面简文所讲“幽王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。邦君者(诸)正乃立幽王之弟□(余)臣于□(虢),是□(携)惠王。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”均在周幽王九年之后;那么,是否就与这种按照年代顺序记事的体例相矛盾呢?
首先说第一个问题。此处之所以要称“周幽王”为“周亡王”,无疑是为了承接前面简文“幽王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”,而“邦君者(诸)正乃立幽王之弟□(余)臣于□(虢),是□(携)惠王。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”则是插入这两件事之内,这应该是插叙手法。这种叙事手法也见于《竹书纪年》,如前文所引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《汲冢书纪年》云:“平王奔西申,而立伯盘以为大子,与幽王俱死于戏。先是,申侯、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幽王既死,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,周二王并立。二十一年,携王为晋文公所杀。以本非適,故称携王”一段叙述中,“先是,申侯、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”这一句话明显是追叙内容,其插入其前后两句之中,而后一句“幽王既死”即是为了承接前句“与幽王俱死于戏”而发。《系年》与此非常相似,前文讲“周乃亡”,后面简文讲“周亡王”,正是这种承接关系的表现。
再说第二个问题。我们注意到,《系年》所载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,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三年,乃东徙,止于成周,晋人□(焉)□(始)启于京□(师),郑武公亦政(正)东方之者(诸)侯”,这一段简文是完整叙事,其叙述的重点在于平王东迁。上文已述,“周亡王九年”实际上是承接前文的“周乃亡”的,正因如此,其不用“周幽王”而用“周亡王”。所以,此处的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虽然本质上是追叙内容,但由于用了“周亡王九年”与前文承接,所以并不违反《系年》按照年代顺序记事的体例。
综上两点可知,《系年》在记事时,已经不是单纯记事(即简单的排年逐月记事),而是系统记事(即以时间为纲记录史事,既可上溯往事,又可下叙后世,使复杂曲折之事皆能表明其原委),其体例已经比较成熟,而与之相似《竹书纪年》已经采用这种记事方式,所以我们也不必为奇。
清华简
三、关于“三年乃东□(徙)”
关于平王东迁的年代,历来就有不同说法:
第一、公元前770年,为周平王元年,并于此年东迁洛邑。据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载,幽王被犬戎所杀在周幽王十一年,晋文侯十年,即公元前771年。次年,即公元前770年,为周平王元年、晋文侯十一年,此年平王“东迁雒邑”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文侯十年,周幽王无道,犬戎杀幽王,周东徙。”这说明《表》与《晋世家》是相符合的。按照《史记》的说法,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;第二年(公元前770年)是周平王元年,并且在这一年东迁雒邑。
第二、平王东迁在鲁惠公三年,周平王五年,公元前766年。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卷二:“惠公三年,平王东迁。”北宋的沈括曰:“按《史记年表》:‘周平王东迁二年,鲁惠公方即位。’……唯于《纂例》‘隐公’下注八字云:‘惠公二年,平王东迁’,……然与《史记》不同,不知啖、赵得于何书?又尝见士人石端集一纪年书,考论诸家年统,极为详密。其叙平王东迁,亦在惠公二年,予得之甚喜,亟问石君,云‘出一史传中,遽检未得。’终未见的。据《史记年表》注:‘东迁在平王元年辛未岁。’本纪中都无说,诸侯世家言东迁却尽在庚午岁,《史记》亦自差谬,莫知其所的。”今按:这里沈括所引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的“惠公二年,平王东迁”之“二年”当为“三年”之讹。
啖助、赵匡的这种说法究竟源自何书?《困学纪闻》卷七引《盐铁新论》认为啖、赵所云出何休《公羊音训》。关于平王东迁在鲁惠公三年的说法,宋代学者王观堂以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为非,“盖鲁孝公二十五年,犬戎杀幽王,是年周平王立而东迁,既东迁三年,鲁惠公始立也”,以“诸书考之,则周平王东迁三年,鲁惠公始立明矣”。《困学纪闻》卷七引《盐铁新论》认为“啖、赵所云出何休《公羊音训》,当作‘平王东迁三年,惠公立’,此休一记录之误。”这两种说法都认为《纂例》为非。清人梁玉绳认为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为是,《史记》的说法乃后人传写之讹误。其曰:
依沈括所引《春秋纂例》,疑《史表》“东迁洛邑”四字原本在平王五年,唐以前尚不误,今本在元年,乃后人传写妄移之,未知是否?盖平王初立在申,故《周纪》云诸侯即申侯而立平王。(郑《王风谱》谓“晋、郑迎于申而立之”,非。)仓促援立,未必即便徙都,乱定而乃至洛耳。
《世家》述幽王之祸,连及东迁,此史家顺叙之法,并非以东迁在庚午岁也,沈括误。
据梁氏之言,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“东迁洛邑”四字原本在平王五年,即东迁在公元前766年;而平王元年是指被诸侯立于申,而《王风谱》谓“晋、郑迎于申而立之”,为了证成其观点,他认为此“非”。可见,梁氏实际上认为平王东迁确实有一个过程,平王元年与平王东迁不在同一年,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:首先是平王元年是哪一年?其次是平王东迁是哪一年?
按照梁氏的说法,则平王元年应该在申侯立宜臼年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《汲冢书纪年》云:“平王奔西申,而立伯盘以为大子,与幽王俱死于戏。先是,申侯、鲁(“鲁”当作“曾”)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”可见,平王立于西申应该在幽王被杀(十一年)之前。那么,平王元年则在幽王十一年之前。关于“东迁”,梁氏认为应该在鲁惠公三年,周平王五年,即东迁在公元前766年。因此,梁氏的说法可备一说。
总之,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恐难为据,遵循《史记》的说法。梁玉绳的说法虽可备一说,然而也面临许多问题难以解释。如按梁氏所言,“东迁洛邑”在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原本在平王五年,即东迁在公元前766年;那么,则平王元年应该是幽王死后的一年,即公元前770年;但是,梁氏却认为平王被立申,如此则平王元年在幽王死之前。另外,《王风谱》(即王城谱)谓“晋、郑迎于申而立之”,而梁氏却认为此为“非”;但是,清华简《系年》明确记载“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”,此与《王风谱》所载为一事(详后文),可见《王风谱》所记并非孤证。因此,这种说法仍然矛盾重重,难怪梁氏发此论时自己也不确信,多言“未知是否”、“盖”等辞。但是,梁氏认为平王东迁与平王元年不在一年的说法却很具有启发性。
无论如何,上述三种说法,可以说都有证据,但孰是孰非,确实难以辨别。值得庆幸的是,清华简《系年》的公布,其有平王东迁的相关材料,这使得我们重新审视上述说法得以可能。
清华简《系年》: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,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三年,乃东□(徙),止于成周。”可见,正如前文所引梁玉绳氏所说,平王东迁确实有一个过程;而且,平王在东迁前,实际上已被晋文侯立于京师。三年后,才东迁。这就提醒我们,平王元年和平王东迁很可能就不在同一年,《史记》年表将其合而为一,大概另有隐情。
既然平王东迁有一个过程,那么,要弄清楚平王元年与平王东迁,首先必须将这一过程梳理清楚,下面,我们就根据现有材料,将这一过程进行一下考察。
四、平王东迁过程考
周平王像
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《汲冢书纪年》云:“平王奔西申,而立伯盘以为大子,与幽王俱死于戏。先是,申侯、鲁(“鲁”当作“曾”)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幽王既死,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,周二王并立。二十一年,携王为晋文公所杀。以本非適,故称携王。”这说明,平王始立在周幽王未死之前,申侯、曾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称“天王”。《系年》载:“王与白(伯)盘□(逐)坪(平)〓王〓(平王,平王)走西申。幽王起□(师),回(围)坪(平)王于西申,申人弗畀”,其未说平王在西申被立为天王之事。《春秋》隐公元年:“秋七月,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。”《正义》曰:“天王,周平王也。……幽王为犬戎所杀,平王迁都王城,今河南县是也。平王四十九年,鲁隐公之元年也。敬王又迁成周,今洛阳是也。”《春秋》隐公三年:“三月庚戌,天王崩。”杜注:“周平王也。”这说明《春秋》对“周平王”的称呼就是“天王”。可见,《竹书纪年》的记载应该不误。因此,平王元年即平王在西申被立之年,此即《史记·周本纪》所谓的“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,是为平王,以奉周祀”。
前文已述,平王在西申称王后,周幽王与伯盘曾率军队攻西申,但西申没有屈服于周幽王。《竹书纪年》所载的平王在西申称天王,引发了幽王的攻西申,而此时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势在幽王一方,其是进攻者。幽王与伯盘攻西申在周亡三年前,即周幽王九年(公元前773年)。而此年很可能就是宜臼称天王之年。那么,幽王与伯盘一方为何会覆灭呢?《系年》说:“曾(缯)人乃降西戎,以攻幽〓王〓(幽王,幽王)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。”其突出了缯人和西戎的作用。缯人所降的西戎,应该就是包括西申在内的戎人。
宜臼在西申被立为天王既然是周幽王九年,从此年到周幽王被灭十一年,宜臼还去过其晋国,《系年》说: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,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三年,乃东□(徙),止于成周。”可见,在周幽王九年,宜臼被立为天王后,实际上产生了两方势力:一方为幽王与伯盘,另一方为平王;“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”,应该理解一部分邦君者(诸)侯开始支持周平王一方。而在幽王与伯盘进攻西申时,周平王很可能辗转到了晋国,先到了少鄂。后晋文侯接其到了京师,整理者认为,此京师“此处当指宗周”;今按:此说恐非,其应为《晋姜鼎》的“京□(师)”,为晋国都城,或认为在今夏县。三年后,平王才东迁成周。
此成周是不是雒邑?《左传》隐公元年《正义》曰:“幽王为犬戎所杀,平王迁都王城,今河南县是也。平王四十九年,鲁隐公之元年也。敬王又迁成周,今洛阳是也。”则成周就是洛阳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当成周者”,韦昭注:“成周,雒邑。”陈奂曰:“成周,雒阳,非雒邑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‘河南郡,雒阳,周公迁殷民,是为成周。河南,故郏鄏地,周武王迁九鼎,周公致太平,营以为都,是为王城,至平王居之。’又云:‘雒邑与宗周通封畿,东西长而南北短,短长相覆为千里。’是王城一曰雒邑,为汉之河南县。平王迁于王城,谓之东都。周公营成周,为汉之雒阳县。韦注以成周为雒邑,误矣。”元诰按:“成周在今河南省洛阳县西北。”按照陈奂的说法,成周在雒阳,故郏鄏;雒邑又名王城,属汉代河南县。成周,王先谦曰:“平王东迁,至景王十一世,皆居此。敬王迁雒阳,王城遂废”;周振鹤认为,在今河南洛阳市。汉雒阳在今洛阳市东。
这里还有一个问题,即是平王之立在西申还是在“京师”?上文已言,按照古本《竹书纪年》记载,平王在西申称天王。《系年》则说:“孚(褒)□(姒)辟(嬖)于王〓(王,王)与白(伯)盘□(逐)坪〓王〓(平王,平王)走西申。幽王起□(师),回(围)坪(平)王于西申,申人弗□(畀),曾(缯)人乃降西戎,以攻幽〓王〓(幽王,幽王)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。邦君者(诸)正乃立幽王之弟□(余)臣于□(虢),是□(携)惠王。立廿〓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。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,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,三年,乃东徙,止于成周”上文已述,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周幽王九年,那么,宜臼立于京师也应该是周幽王九年。上文又提到,宜臼在西申被立为天王也是周幽王九年。也就是说,在周幽王九年,宜臼先是被申侯等在西申立为天王。宜臼被立为天王,结果惹怒了周幽王,幽王起师,围平王于西申。而就在此时宜臼逃至少鄂,于是“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”,这种推论有无依据?是有的。
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:“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,是为平王,以奉周祀”,则说明申侯等已拥立平王,此即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《汲冢书纪年》云:“先是,申侯、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,以本大子,故称天王。”
又,《诗·王城谱》:“晋文侯、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,是为平王。以乱,故徙居东都王城。”《系年》作:“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。”此当以《系年》为是,因此时应为郑桓公,武公尚未即位。无论如何,这两则材料说明在平王东迁之前,其曾被晋文侯所立,并且是在平王在申被立之后,《诗·王城谱》所说的晋文侯迎宜咎于申而立之,准确的说应该是宜臼先在申立,由于幽王围攻导致之乱,平王到了少鄂,晋文侯从少鄂将其迎接至京师而立,三年后,平王东迁。
平王东迁后,《系年》载:“晋人焉始启于京师,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。”启于京师,整理者认为,见《郑语》:“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”,董增龄《国语正义》云:“启是拓土”。“始启”者,应为刚开始开疆土之义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五年载,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平定了王子带的叛乱,周襄王赐“与之阳樊、温、原、欑茅之田。晋于是始启南阳”。“南阳”即阳樊、温、原、欑茅等地。与此类似,《系年》“人焉始启于京师”的“京师”应该是周平王为赏赐晋文侯而新赐予的。如此,则“京师”自此以后应属于晋国。那么,如认为“京师”是宗周,其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“奠(郑)武公亦政(正)东方之者(诸)侯”,整理者注:“‘政’与‘正’通,训为‘长’,此云郑武公为东方诸侯之长。”今按:如按照整理者所训,“政”字后通常须有“于”字。笔者以为,“正”当训为“定”,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郑玄注:“正,犹定。”孙诒让曰:“《说文·正部》云:‘正,是也。’事必是而后定,故引申之定亦曰正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:“后三年,幽王败,(威)[桓]公死,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,卒定虢、会之地,右洛左(沛)[泲],食溱、洧焉。”又,颜师古注《地理志》“新郑”引应劭曰:“武公与平王东迁洛邑,遂伐虢、会而并其地,而邑于此”,其曰“伐”,所以也可以理解为“伐之”使“正(定)”。
综上可见,平王之立是在周幽王九年,公元前773年,先是在西申被申侯等立为天王,由于遭到周幽王与伯盘围西申,于是平王离开西申到少鄂,晋文公将其迎接到京师后重新立为王。如此,则周平王元年应该是周幽王九年,公元前773年。而东迁实际上在平王三年,即公元前770年。而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将其合而为一。这说明《系年》与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实际上是两套纪年系统,而后者正是由于幽王十一年灭,于是将次年定为周平王元年,此乃整合的结果。
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·序》载太史公曰:“于是谱十二诸侯,自共和讫孔子,表见《春秋》、《国语》学者所讥盛衰大指着于篇”,可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实际上主要根据《春秋》、《国语》等资料,但是,对这些资料,司马迁并非完全照搬,而是经过取舍与整合的。如《系年》第一章“洹(宣)王是□(始)弃(棄)帝□(籍)弗畋(田),立卅=(三十)又九年,戎乃大败周□(师)于千□(亩)”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”,对应《系年》中“立卅〓(三十)又九年,戎乃大败周□(师)于千□(亩)”事,均将戎败周师于千亩系于宣王三十九年,即公元前789年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作:“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”,这应该是根据的是《国语》一类的书。而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则将其系于宣王二十六年,公元前802年,同于《史记·晋世家》。陈梦家经过考证认为,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、《史记·晋世家》的年数有误。这说明,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实际上并非完全照搬《国语》,而是经过取舍、整合;相反,清华简《系年》跟《国语》一样,则相对原始,其纪年系统未经过整合。
五、结论
经过上文的考察,我们对清华简《系年》第二章主要涉及到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史事的四个定点作一总结:第一、“幽〓王〓(幽王,幽王)及白(伯)盘乃灭,周乃亡”这应该是幽王与伯盘之死在公元前771年,《系年》认为这是“周乃亡”的标志。第二、“□(携)惠王,立廿=(二十)又一年,晋文侯□(仇)乃杀惠王于□(虢)”,即□(携)惠王被杀是公元前750年,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。第三、“周亡王九年,邦君者(诸)侯□(焉)□(始)不朝于周。”“周亡王九年”即周幽王九年,亦即公元前773年。第四、晋文侯乃逆坪(平)王于少鄂,立之于京□(师),三年乃东(徙),止于成周。平王之立是在周幽王九年,公元前773年;先是在西申被申侯等立为天王,由于遭到周幽王与伯盘围西申,于是平王离开西申到少鄂,晋文公将其迎接到京师后重新立为王。因此,周平王元年应该是周幽王九年,公元前773年。而东迁实际上在平王三年,即公元前770年。而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将其合而为一,这说明清华简《系年》与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实际上是两套纪年系统。
因排版限制,文中一些生僻字用□标明,如需查阅或引用,请阅原文。注释从略。
图片全部来自于互联网
排版:冉博文